青春期孩子叛逆又厌学怎么办

发布时间:2022-10-09 11:46:02

2.jpg

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变化引发心理变化,他们遇事开始思考,形成并不成熟的主见,对父母的话开始怀疑。而父母在权威动摇后,一时难以适应,又不愿降低身价、调整教育方法去面对孩子,对此,孩子便心生抗拒,出现叛逆厌学等问题,让家长觉得难以调教。
       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后,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。所以,家长要注意对他们下放各种权利,以帮助孩子从不谙世事向成熟过渡。
       尊重孩子 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,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。在与孩子接触时,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,并多鼓励,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.换位思考 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,只是没有现在的孩子表现得明显,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,不妨换位思考,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。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,能找出问题的症结。
       忌从学习入题 同孩子交流,家长不要老以学习成绩入题,这样只会让孩子心有压力,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。交流时,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,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,再谈正事。
       稳定情绪 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,肯定是不理智的,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。所以,家长在急躁、心烦、不冷静的时候,不要教育孩子。待冷静后,再去同孩子交流。 允许孩子犯错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,小错肯定难免,所以,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、吃点亏,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。同时,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,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,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
       最近接待了一个16岁孩子的家长,并与其攀谈,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已经2年多,现在已经到了依赖网络、厌学、责任感完全丧失、人生目标迷失阶段。家长束手无策四处寻求帮助,看上去甚是可怜。
       究其原因,发现孩子在小的时候处于溺爱中长大,父母关注不够,在孩子良好习惯和性格养成阶段忽略了孩子,缺少最起码的良性沟通和教育,一旦发现问题便施与大道理,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。
       此时孩子早就进入了性格的健全期,心理的对抗期,这些方式已经苍白无力,反而让孩子更加烦躁厌倦。    
       孩子性格、人格形成阶段大概分为三个:本性阶段,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。
本性阶段:
       形成在0岁之前,主要构成因素遗传基因、智商、生命的基本条件,但不起决定作用。
感性阶段:(0-3岁)
       0-3岁所受到的影响甚至会改变儿童的一生。这个时期,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伤害、阻碍、打击等遭遇,他的个性就会发生偏差。实际上,没有任何一位父母希望孩子的性格不正常,但是他们却是造成孩子性格偏差的“元凶”。一个儿童性格是否正常的标准是——儿童性格的形成是否依靠他自己。父母只需要观察,顺其自然,大声的呵斥打骂只会扭曲孩子的自然成长。
理性阶段:(3-12岁)
       3-6岁是孩子人格的初步形成期,当父母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的时候。特别容易观察到儿童所犯的错误问题。但是,成人不应该用各种惩罚或奖励方式来干涉儿童,这也并非成人对儿童所进行的全部工作。儿童往往按照自然规律行事,绝对不会因为成人的说教行事。特别是面对3~6岁的儿童,不能直接对其进行教授。成人只需认真观察,了解儿童每天的成长情况。当儿童犯错之后,任何说教和惩罚都无济于事,对儿童最好的教育方法便是让其依照自然规律成长。对3~6岁儿童的教育尤为重要,因为这是儿童性格和社会观念形成的年龄段。
       6-12岁是孩子人格的初步健全期,儿童的脑海中产生了好坏的概念,他用好坏来评价自己的行为,也用此来评价其他人。这个时候是培养儿童道德观念的好机会,道德感最终会成为社会感。
       而在12~18岁的时候,孩子应该具有了各种理想和观念,知道热爱自己的国家,也知道自己属于某个特定的种族,对周围的亲人和朋友有一定的责任感,并对国家和种族产生强烈的荣辱感。如果没有这些理念和思想,说明早期教育是很失败的。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