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有哪些

发布时间:2017-10-25 10:53:01

1、自我设限


自我设限是指一个人为了保?自我价值、维护自我形象,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事先设置障碍,为失败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。

当个体预期事情可能会失败时,就故意在其前进的道路上寻找,或创造某种看起来有说服力的障碍。若结果真的失败了,个体可将其归因于自设的障碍,而不是归因于自身,从而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。若最终取得成功,则可将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,从而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。

自我设限是一种行为策略,主要发生在能力评价的成就情景中。自我设限可能有意识,也可能无意识。个体所设置的障碍,可以是行为的(如运动员在比赛前喝醉酒)、言语的(如柳称自己身体不适或失眠),甚至是无作为(如学生体育考试前不做任何练习)。自我设限出现在成就行为之前或与成就行为同时出现,而不是在成就行为出现之后。有些个体比其他人更易使用自我设限策略,他们具有高自我设限倾向的人格特质。

生物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: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,一拍桌子,跳蚤迅即跳起,能从桌面上跳起一米多高。根据测试,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。然后,生物学家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,再让它跳,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。连续多次后,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,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。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,跳蚤总在碰壁后改变自己的跳跃高度。最后,当玻璃罩接近桌面时,跳蚤已无法再跳了。生物学家把玻璃罩打开,再拍桌子,跳蚤仍然不会跳。

跳蚤并非丧失跳跃能力,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,习惯了,麻木了。最可悲的在于,当玻璃罩已经不存在时,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。

因为一次次暂时的失败而逐渐失去继续努力的勇气,导致最终的失败,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常见。


森林里有一只美丽的雉鸡,它有非常漂亮、色彩鲜艳的羽毛。

雉鸡每天在森林里自由地来来去去,寻找喜欢的食物。有时可能辛苦了一天,仍没有找到喜欢的食物,有时也可能会挨饿,但它总是尽自己的努力维持生命。它活得快乐而自由。

有一天,这只雉鸡正在森林里舒畅优游,看到一个农夫走过来。农夫手上提着一个篓子,里面好像有一些东西。

雉鸡问农夫:“请问你篓子里装了什么啊?”

农夫说:“里面都是蚯蚓。”

这正是雉鸡喜欢的食物,于是它鼓起勇气对农夫说:“农夫,农夫,你可不可以给我一条蚯蚓?”

“可以啊,不过你要拿什么东西和我交换呢? ”

“你希望我拿什么和你交换呢? ”雉鸡说。

“我很喜欢你身上的羽毛,这样吧,你用身上的一根羽毛来跟我换一条蚯蚓,怎么样?”

雉鸡心里想:我有这么多羽毛,给他一根有什么关系,况且我不必辛苦觅食就可以有一顿美味,这很划得来。于是,雉鸡就在身上用力啄下一根羽毛。羽毛落下的一刹那,雉鸡感到一阵剧痛,但当它用那根羽毛换了一条又肥又大的蚯蚓,饱餐一顿后,它心里觉得这真划得来。

第二天,雉鸡又在同样的地方等着,看到那个农夫走过来,它又对农夫说:“农夫,农夫,我能不能再向你换一条蚯蚓? ”

“当然可以啊! ”

于是雉鸡又用力啄下一根羽毛,它又感觉到了一阵疼痛,可是已经没有?天那么痛了。雉鸡为自己能如此轻松地换来美食而沾沾而自。第三天、第四天,同样的事情不断地进行着。

一天天过去,雉鸡在拔羽毛的时候渐渐不再感到疼痛。它觉得这样的生活真好,不需要辛苦觅食就能过着安逸舒适的日子。

时间一天天过去,有一天农夫又从老地方经过,雉鸡仍如往常一般对他说:“农夫,农夫,我再换一条蚯蚓好吗? ”

农夫摇摇头。雉鸡很惊讶地问:“为什么呢?”

农夫沉默地看着它的身体,缓缓地说:“你身上已经没有羽毛可以给我了。”

雉鸡回头一看,身上的羽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全部拔光。

农夫离开以后,这只美丽的雉鸡扑打着光秃秃的翅膀——事实上,这已经不算是翅膀,它无力也无法再飞翔。失去了美丽又能御寒的羽毛,最后雉鸡冻死在森林里。



在成功的路上,许多人对负面的刺激从很敏感到慢慢麻木,到最后可能会沉沦堕落。很多时候,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,但放弃了,失去坚持的勇气,只能与成功擦肩而过。

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说:

“哎,我们家××就是特别笨,脑子转得慢!”

“这孩子就不可能学习好!”

“这孩子从小就脾气不好,特别爱急!”

“这孩子将来肯定没出息!”

……

有的学生会说:

“我肯定学习不好。”

“我脑子不如××聪明。”

“我不适合学理科。”

“我体质不好。”

“我记忆力不好。”

“我基础不好。”

“我长得不漂亮。”

“老师不喜欢我。”

……

就是诸如此类的思想限制了人的潜能。事实上,上天给了每个人无穷无尽的机会去尽展才华,关键就在于我们怎样去做。

如果一个孩子在自己学习或者个人成长方面有错误的观念,那么他的潜能就没办法释放出来。举例来讲,如果孩子认为学数学很难,没有意思,那么他的大脑在这方面就会处于停滞状态,他就会放弃努力。

1953 年,科学家沃林和克里克在照片上发现了DNA 的分子结构,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假说,标志着生物时代的到来。沃林和克里克因而获得了1962年度诺贝尔医学奖。但他们两人并不是第一个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,早在1951 年,英国有一位名叫弗兰克林的人,从自己拍得极好的DNA的X 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 的螺旋结构之后,就这一发现做了一次演讲。然而由于生性自卑,又怀疑自己的假说是错误的,弗兰克林放弃了这个假说。

可想而知,如果弗兰克林能够坚信自己的假说,进行深入研究,确认这个伟大的发现,诺贝尔奖肯定就属于他了。可见,一个人如果太自卑的话,是很难有所成就的。

有位科学家利用动物做实验,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。


科学家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,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。最初,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透明的玻璃,却只是徒劳,它始终无法到池子的另一侧。实验人员每天都会放一些鲫鱼在鲨鱼这一侧,鲨鱼因此并不缺少猎物,但它仍想到对面去,每天仍不断地冲撞那块玻璃,它试了每个角落。每次都是用尽全力,但每次总是弄得伤痕累累。

后来,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,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,好像它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。它开始等着每天都会出现的鲫鱼,然后进行狩猎,恢复了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。实验到了最后阶段,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,鲨鱼却没有反应,每天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,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,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热带鱼那一侧,它也会放弃追逐。

和实验中的鲨鱼一样,生活中的许多人都很容易在头脑中自我设限,如果能够积极地推翻自己设置的障碍,你就可以实现自我突破。

2. 基础知识不牢

知识不是孤立的,我们刚开始学习知识的时候,会觉得很难。当基础知识记得越来越牢,学习的难度系数就会随之递减。相反,如果学习不扎实,由于旧知识没有掌握牢固,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,掌握不牢固的知识越来越多,最后导致学习越来越难,学习成绩越来越差。

3. 有的学生有多动症


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综合征的俗称。其发病原因很多,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。


据医学统计,约有5%~10%的学龄儿童患有多动症,其中,有60%~79%学习出现困难。

多动症的典型表现为:

(1)任性、不合群,缺乏自我克制能力。

(2)注意力集中困难。

(3)活动过多,注意力不集中,书写潦草。

(4)冲动任性,情绪易波动。

(5)行为幼稚,怪僻,肢体抽动。

(6)行为无目的,贪玩、逃学、打架,甚至说谎、偷窃等。

(7)学习困难。虽然智力正常,但都表现出学习困难,记忆、辨别能力差,常把“b”写成“d”,或把“6”写成“9”等,学习成绩差。

而好动是孩子探索自然和社会并学习知识的一种积极表现。他们常常对周围的事物感到新鲜、好奇,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。这时候,家长千万别把正常孩子的好动误认为是多动症,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,家长不要随便带孩子到精神病院去就诊,否则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刺激,也不要随便对孩子说“你是多动症”,这样做会使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,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,增加精神负担。 

正常的好动与多动症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点:

(1)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。正常好动的孩子,对不感兴趣的事情会注意力不集中,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,很少分散;多动症的孩子一般都会注意力不集中。

(2)能否控制自己。正常孩子当意识到必须控制自己的好动时,能控制得住,尽管有时候会表现得过分;多动症的孩子不能控制自己。

(3)行动是否灵活。正常的好动孩子做技术性较难的动作时,会表现得灵活自如;多动症的孩子却表现得很笨拙,无法自如完成这些动作。

(4)对咖啡或浓茶等刺激物的反应。由于这些刺激物能够刺激人的中枢神经,中枢神经受刺激能使正常儿童引起兴奋;患多动症的儿童受到同样的刺激后,会很快表现得安静、少动,注意力相对集中。

缺乏学习兴趣

心理学研究表明:兴趣是学习的动力。有很多名人都提到过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,歌德说:“哪里没有兴趣,哪里就没有记忆。”士比亚说:“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,方可得益。”

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、掌握某种事物,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。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、追求和向往的倾向,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。

兴趣是正向的,是探索知识的动力,点燃智慧的火花。有了学习兴趣,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,学生的学习才会主动、积极、热烈。反之,若没有兴趣,学习将成为沉重的负担,课堂教学也就缺乏生气,变得机械沉闷。


返回列表